最近看到這裡的照片,被許多人稱做「高雄版的忘憂森林」,實在是令人好奇於是就跑來大東看看!
「大東濕地公園」就位在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正對面的「大東公園」(原中正公園)內。
清代鳳山縣內有兩個「埤頭」地名,分別是左營舊城的「埤仔頭」,及鳳山新城的舊地名「埤頭」。
之後為避免將兩地地名混淆,位於鳳山市之埤頭便改稱為「下埤頭」、「下埤頭街」或「埤頭街」。
鳳山市的「埤頭」名稱是因聚落毗臨埤塘而建,位於埤塘之頭,因此稱為「埤頭」,而名稱中該埤塘即為過去的「柴頭埤」。
「鳳山柴頭埤」周長約2.5公里,面積為34.5公頃,是個大埤塘,位於武洛塘山南側,西行分注鳳山溪及鳳山縣城之內濠溝與外濠溝。
「武洛塘山」為現今鳳山市北門里家畜市場、高屏鐵路一帶、鳳山溪以西、博愛路以北的矮丘陵(就大概是現在「獸魂碑」的那個位置)。
現今鳳山溪以西的老人活動中心、鳳山醫院、鳳山區公所、大東醫院、大東國小、大東公園,及鳳山溪以東之至善天下大樓、瑞竹社區活動中心等,均屬於柴頭埤範圍。
而大東公園、老人活動中心一帶的土地,皆是將柴頭埤填平而取得用地。
而大東公園、老人活動中心一帶的土地,皆是將柴頭埤填平而取得用地。
「鳳山溪」主要的污染源來自家庭與工業污水,自2003年起陸續開始的鳳山溪整治工程,其中一項便是截流鳳山溪沿岸雨水下水道的雨水及污水至「鳳山市污水處理廠」,每日5,000公噸汙水處理後,再回送至「大東人工濕地」,經過自然再次淨化接著放回流鳳山溪中。
其中第二池內保存約11棵黑板木與菩提樹,該樹林於闢建第二池前即存在,目前以特殊工法處理其根系,而能適應水分飽和之土壤環境。
區內樹木茂密,於西岸設有圓舞曲平台,適合民眾乘涼,水域生態亦相當豐富,有許多魚類在此覓食棲息。
區內樹木茂密,於西岸設有圓舞曲平台,適合民眾乘涼,水域生態亦相當豐富,有許多魚類在此覓食棲息。
拍完照回來查了資料才知道這池塘有這麼大的功用,也順便學到了「鳳山溪」與「柴頭埤」的歷史。
其實大東濕地整體範圍並不大,拍照時候還要巧妙的避開一旁的高樓大廈,才會有那種置身山林的感覺。
不過濕地中特殊處理過的黑板木和菩提樹,一顆顆插在池水中,還頗像是從水中直接生長出來一樣,也相當特別,是真的有點忘憂森林的情境啦!
不過濕地中特殊處理過的黑板木和菩提樹,一顆顆插在池水中,還頗像是從水中直接生長出來一樣,也相當特別,是真的有點忘憂森林的情境啦!
現場蚊蟲類還不少,要來這玩和拍照建議還是穿個長袖衣褲再來喔!